藏书馆APP| 100万册经典图书免费借阅
你想看的 都在这里
都说民国出才女,其实自古以来有才华的女性不乏少数,只是被记录流传者寥寥无几。民国之后随着民风的开放和妇女地位的提高,女性开始走向社会,有了和男性同等抗衡的社会力量。
今天是三八妇女节,女性平权来之不易,书大痴祝大家妇女节快乐!
张幼仪
盘草韧如丝
张幼仪家世显赫,有兄弟姐妹共十二人。二哥张嘉森在日本留学时与梁启超结为挚友,回国后担任《时事新报》总编,还是段祺瑞内阁国际政务评议会书记长和冯国璋总统府秘书长。四哥张公权二十八岁即出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。为了让她嫁的风光体面,在夫家获得足够的地位和重视,她的娘家人用心良苦,特地派人去欧洲采办嫁妆,陪嫁丰厚的令人咋舌。
张幼仪和徐志摩合照
而徐志摩此时只是硖石首富徐申如的儿子,想拜梁启超为师,还得通过张幼仪的大哥牵线搭桥。
可惜,所有努力都无法让他爱她,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点点爱意。
婚后四年,他们相处的时间加起来大概只有四个月,徐志摩对待张幼仪冷漠至极,宁愿招呼仆人,也不愿对她说半个字。张幼仪在德国怀孕生产时,身边没有一个人照顾,徐志摩却追到柏林要求离婚,还写下了那句著名的“无爱之婚姻忍无可忍,自由之偿还自由”。
当张幼仪提出想征得父母意见之后再离婚时,徐志摩却迭声说:“不行,不行,你晓得,我没时间等了,你一定要签字,林徽因要回国了,我非现在离婚不可!”直到那时,张幼仪才终于明白自己的丈夫是真正的不爱自己。
无论是为了成全还是为了护住自己最后的尊严,张幼仪毅然与徐志摩签字离婚。这是中国史上依据《民法》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。
在离婚后,张幼仪却迎来了属于自己精彩的人生,先是在东吴大学担任教师教授德语,后来在张嘉璈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,甚至,她创立的云裳时装公司成为上海最高端、生意最兴隆的时尚汇集地。1934年,二哥张君劢主持成立了国家社会党,她又应邀管理该党财务,一时威风八面。
更加匪夷所思的是,离婚后,她与徐志摩的关系反而得到了改善,他们终于在另外一种关系中找到了平衡和默契。甚至,在徐志摩坠机身亡后,她冷静的处理了他的后事,送他最后一程。
张幼仪和儿子徐积楷合照
糟糕的婚姻可怕吗?它不过像一所学校,你在其中经历了最钻心的疼痛、最委屈的磨练、最坚韧的忍耐、最无望的等待。以这样饱经历练的心去面对未来,难道还有过不去的坎吗?记得,你永远拥有从一段不愉快的婚姻张解脱的主动权,如张幼仪一般,当上帝关上一扇大门的时候,记得他一定为你开启了另一扇更加适合你的大门!
林徽因
人间四月天
一身诗意千寻瀑,万古人间四月天
林徽因生得好、长得好、学得好、嫁得好、爱得好,可以称为那个时代的“五好”女神。家世显赫,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早稻田大学,曾任北洋政府“司法总长”,堂叔林觉民是著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、《与妻书》的作者。然而由于在中国传统式多妻家庭中生活,而且庶出。使得林徽因异常自尊、早熟和焦虑,甚至脾气暴躁、极度自恋。
但是,她爱得好、嫁得好,她明白梁思成的宽容大气、勤奋踏实不是徐志摩诗人气质可以匹敌的,一段离婚续娶的婚姻,更不能和青梅竹马的原配相提并论,即使她眷恋诗人的浪漫,但她更清楚,那只能远观,不可以以身试之。
林徽因和梁思成合照
林徽因的聪慧识人让她幸福了一生。梁思成对她可称“诚心诚意”,逃难时,为了方便林徽因,治病,学会了输液、打针,为了让她暖和一点,在冬夜亲自侍弄火炉,生怕别人不小心弄熄了火。想尽办法劝她多吃,亲自准备食物,甚至,她吃前总要亲自尝尝咸淡。林徽因脾气暴躁,病中变本加厉,时常责骂、甚至无理取闹,但是梁思成都以微笑置之。
但是,林徽因并不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梁思成付出的一切,对于梁思成的点滴付出,她同样投之木桃,报以琼瑶。
在昆明时,为了补贴家用,林徽因一个星期要来往四次,走将近10公里的路程去教英文补习。“七七事变”后,全家准备南渡逃亡,那正是她最需要治疗的时候,她义无反顾的跟着他开始流亡,昏倒在大街上,在破卡车上颠簸三个星期,致使彻底病倒,卧床六年。
1930年到1945年,他们夫妇共同走过了中国15个省、200多个县,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,河北赵州桥、五台山佛光山等等。正是因为林徽因梁思成夫妇的艰辛工作,中国大地上的许多古建筑物才得以保存并被世界所知。
林徽因在采风
林徽因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人生道路的轨迹,她没有错过生命中的任何季节,甚至,每个季节都活得繁茂而绚丽。少女时,跟随父亲游历欧洲,博闻强识;少妇时,与年貌相当的丈夫携手游学,开启中国女子研习建筑的风气之先;中年时,学贯中西,成为清华的国宝级教授,中国建筑学的先驱。
在林徽因的一生中,她付出了远超寻常女子的努力与勤奋。她说过:“许多人都做了岁月的奴,匆匆地跟在时光背后,忘记自己当初想要追求的是什么,如今得到的又是什么。”她活得明明白白,付出的真真切切,永远铭记初衷。记得,每一个女神,都活得很努力,付出永远和收获成正比。
胡蝶
人间富贵花
1933年,胡蝶以21334票当选“电影皇后”,阮玲玉只得到了第三名。这个排名当然不是因为胡蝶更美。单从外貌看,胡蝶珠圆玉润、高贵大方,大脸大眼长身量,虽然富贵逼人,但是少了阮玲玉那种百转千回的妩媚,后者眉眼间流转的哀愁与小清新似乎更能打动观众。
只是“美人”到了一定的段位,能出位的便不再是容貌的比拼,性情、处世、性格、教养、才华、气质这些综合因素,都会为一个女子加分或者减分。熟女胡蝶,更胜一筹!
她是中华电影学校第一期也是唯一一期学生,系统学习影剧概论、电影行政、西洋近代戏剧史以及导演、化妆、舞蹈、唱歌等十多门课程,还有骑马、开车之类必修技能。从只有几个镜头的卖糖果的女孩到女一号,她积累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能量。
纵然天资再高,也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。她颇有语言天赋,能流利说粤语、闽南话、上海话,甚至为了学普通话专程到北京拜梅兰芳为师。有声电影取代默片时,为了给电影配音,她在录音棚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。
虽然,她自谦“论演技,我是不如阿阮的”。但深陷情伤的阮玲玉付不出她这份功夫。
戴笠的流言蜚语,是是非非,她一个三十六岁的熟女明白爱情是什么,清楚生活的起承转合,了解人生的悲欣与不得已。她在《重庆日报》里所说:“关于这一段生活,也有很多传言,而且以讹传讹,说胡蝶也未吃亏,她的丈夫潘有声因此在当时唯一对外通道的滇缅公路来回走单帮,有戴笠主管的货运稽查处免检放行,却也捞了一笔横财,成了确凿之据的事实。现在我已年近八十,心如止水,以我的年龄也算高寿了,但仍感到人的一生其实是很短暂的。对于个人生活琐事,虽有讹传,也不必过于计较,紧要的是在民族大义问题上不要含糊就可以了。”
很聪明的回答。明白却不点破,你设扣,我入扣,欲语还休,这就是聪明人的火候。
成熟的标志不是会说大道理,而是开始去理解身边的小事,去体谅周遭的不得已。虽然不再是年轻水灵的桃花,但是她们是甘甜蜜汁的蜜桃。她们像秋天午后的阳光,剥离了春天的青涩,夏天的热烈,以及,冬天的寒冷,有着融化一些的温暖和感性。记得,当我们成为熟女时,依然可以是女神,只是,要懂得弯腰,懂得与世界言和,不再为难自己和他人。
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后台,将第一时间删除。